在旧约原文圣经中,「盼望」是一个现世的(this-worldly)概念,与人在当下的处境和将来的期盼息息相关。主要用作表示「盼望」的希伯来名词共有三个:tiqwah、tohelet、和seber, 它们的字根都同时包含了「盼望」、「期待」或「(切切)等候」的意思。由此可见,在希伯来语境中,「盼望」就是一种的「等待」:对所期盼事情的实现(箴十三12)、对当下得到体恤和安慰(诗六十九19~20),对上帝的回应或应许实现(诗四十1,一三○5),对上帝的拯救和公义彰显(诗三十七篇;赛五十一5)的等待。
一个完全满足于现况、对未来充满把握的人,是不会思考「盼望」的,反而未知、不能确定的、无法完全掌握的,充满变数及不同的可能性,「盼望」才能成为一种存有意识,助人自我保存、面对逆境、发挥韧性及克服存有危机。那麽,「盼望」并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人存有的必要条件。圣经作者对「盼望」的看法,是源自于他们的困境、社会危机或灾害。当人艰苦经营多时,但所冀盼的仍无法实现,人难免会对前景感到悲观。我们可以从被掳先知(以西结、耶利米)和哀歌对犹大羣体面对国破家亡、圣殿被毁、战争残酷、生灵涂炭及流放的描述,看到受苦者的信仰系统正在瓦解,他们对上帝质疑,对前景感到绝望。在绝望的边缘上,甚至有百姓选择相信虚假的承诺、悦耳的谎言,盲目附和「平安的福音」,相信犹大国不会被打败、不会沦陷(耶六14,七4,八11;结十三10)。
被掳先知以西结宣讲灭亡的信息是帮助群体对国难作好心理准备和务实面对;帮助建构国殇和流亡经验的意义性,思考和承担自身的责任;及鼓励他们忍受目前所遭受的不公和痛楚,超越悲痛的过去,并想像一个光荣的未来,为绝望的人带来盼望。当耶路撒冷沦陷的消息传到巴比伦的被掳羣体后,他们的心伤透。「枯乾的骸骨」所代表的,是一种心灵枯歇、生不如死的状态。他们一直深信犹大国是不会、也不可能灭亡的,并且他们期望终有一天可以回到家园。但是,此时耶路撒泠已成颓垣败瓦,回家的指望已成泡影,上帝以乎已经全然弃绝他们。以西结透过信息,令一班心灵枯歇、极度沮丧的人,可以重新振作,重新想像一个美好的未来。人若不能憧憬未来,盼望也变得不可能。
从「骷髅平原」这个异像,我们明白人在困境中对上帝的信靠,也是人能够在令人绝望的境况中心存盼望的基础,能够相信命运有逆转的可能性、上主的拯救终必来临,以及一切都在上帝的主权下。不论在任何处境下,就算形势不乐观、愿景随时落空,仍然深信上帝的眷佑和不弃不离,这就是人在极其严峻的处境下,仍然能心存盼望和坚持下去的力量。
(原文〈绝望中的盼望〉,载于《基道文字》(2021年4月)。上文为经删减后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