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超越—陈耐持(75 BA)

第48期校友专访—2016年6月号

2016年4月,中文大学举办第二届荷兰文化艺术节,呈现荷兰与众不同的艺术和文化风格。当中有一场表演为「线舞」,就是由1975年毕业的陈耐持校友担纲演出。她主修神学,副修哲学和宗教,毕业后不久移居荷兰。1977年至1979年任职中荷文翻译员及国营电台中文节目主持人,1990年至2004年为国营电台中文部节目部总监。2004年始,她从事艺术工作。

追本溯源

踏入花甲之年的陈耐持是第三代基督徒,家中各人和西方传教士有不少接触。解放后出生的她,对国内外的文化趋之若鹜。「自幼在基督教的家庭长大,我希望更多了解自己祖辈的历史。」陈耐持主修神学,副修哲学宗教,目的是希望了解更多西方传教士的背景,中国文化、基督教文化和其他宗教,如佛教、印度教、回教等等。为了追寻自己和别国的历史、宗教、文化和传统,大学年代的她跟三五知己,齐齐往印度寻找印度教大师。七十年代作背包客可算是相当前卫的。「那时候,印度的卫生条件很差,还看见很多社会的情况;我们又按佛教徒的传统,前往佛祖诞生的地方,到菩提树下一游,相当有趣。」这些精彩的回忆令陈耐持回味无穷。

神学之旅

「在神学院,老师有来自德国、澳洲和美国的,我很欣赏他们对教学的热诚和学识。」陈耐持指出崇基神学的自由和开放与她的性格相符,所以读神学的几年,自由自在,随心所欲。「那段时间是人生的长假,常常和同学聊天直至半夜,谈世界,谈人生,谈哲学,相对现在的年轻人,我们那时候比较浪漫,也比较幸福,很少思考实际维生和置业的问题。那时候,经济起飞,我们的前途无限,压力较小。」陈耐持提及,那个年代,她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理想,她直言人生是应该不断地超越自己。「这是我的哲学老师予我一生最受用的座右铭。」

超越自己

年轻的陈耐持在荷兰作交换生时邂逅当地一名阳光男孩,一年后回港发展,但难以忘怀,男的又千山万水跑来香港学中文,为的当然是再续前缘。二十多岁的小情人自此背着背包,前往文化起源地希腊,再到艺术发源地意大利,亲身在欧洲体会从书本上学习到的宗教、哲学和艺术知识,踏足多元的亚洲,往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和香港,了解当地的殖民地历史。直至,她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必须在婚姻和事业之间作抉择。」为了爱情,陈耐持放弃在香港的一切,下定决心,往荷兰定居。定居异国,要克服的其中一项是语言问题。「有德文和英文的基础,学习荷兰文比较容易。」婚后,她把专注力放在家庭。「我不喜欢把孩子交给佣人,所以我留在家相夫教子十年。」直到孩子都上小学了,她才重新上路,进深学习荷兰文,文化,融入社会。

华人电台总监

到处流浪的背包客,摇身一变成为全职家庭主妇,再变身成中荷文翻译员,再成为当地国营电台主持人,2004年,她更担任电台中文部节目部总监,由聘请及训练员工至筹备节目和主持,她一手包办。一晃眼十多年,苦心经营下,收听率高企,是当地华人每日的重要时事及资讯来源,连在德国及比利时的华人也能收听。可惜,荷兰政府渐渐减少国内少数族裔于广播方面的拨款,为了不让同事被裁减,她毅然辞职,投往她一直向往的艺术行业。那年,她已经五十多岁。

「一手建立的电台中文部,在渐见规模的时候要离开,总是感到有点可惜。但其实做什么都不要紧,只要不断超越自己,学习新事物。」这就是陈耐持,纵然有所不舍,但能够投入艺术,她又充满力量。小时候的她就已经喜欢写书法、画画和制作雕塑,离职后正好让她可以全情投入艺术。她更考入荷兰艺术学院及阿姆斯特丹视觉艺术学院,学习各样技巧。

艺术生涯

究竟怎样的艺术作品才可代表自己呢?陈耐持反观自己,绝对是一个生于香港,于荷兰住了三十多年的中国人,操流利荷兰文,成长于华洋共处,中西文化交汇的香港,对世界的宗教、文化和艺术非常感兴趣的一个个体。如何透过艺术作品去呈现「陈耐持」成为了她的首项工作。她曾经生硬地把传统国画的线条放进雕塑作品,再尝试如何立体地呈现书法,但通通未能令她满意。终于,她遇上了Mark van Praagh 和Sarah van Praagh,一拍即合。Mark对各国文字的字型,特别是中国字体都相当感兴趣,自创出新的书写型态;结合Sarah的即兴舞蹈,三人透过各自对音乐的感通,产生共鸣,共同演绎,为观众带来一种集音乐、诗歌、舞蹈和书法,集听觉、视觉和感觉于一身的三维演出。曾有一次,陈耐持和家人到桂林游玩,阳朔山水在脑海挥之不去,灵感有如泉涌,于是创作了一幅长达150米长的作品,名为「丛林墨舞─狂草150米」,这作品曾在荷兰自然保护区内Zuiderheide Hilversum段展出。 

年届六十多陈耐持仍不断挑战自己。「即使活到九十岁,我都不会放弃超越自己,这就是我的人生。」人如其名,耐持的忍耐和坚持使她无惧挑战和困难,为自己的生命增添不少色彩,也创出一个又一个人生的高潮。

访问、撰文:李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