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面對艱難、困苦和被打壓的動盪氛圍中,人總盼望看到像哈曼這種惡人自食其果、應有此報的結局在自己所身處的時代中出現,上帝這樣的作為相信是信徒所期盼的,但在讚嘆上帝作為的背後,有否想過以斯帖在大時代中的掙扎、勇氣與選擇?她貴為皇后,但在男性及權力主導的專制社會下,她仍是一個附庸階層的平凡人,與哈曼相比,仍走不出雞蛋與高牆的格局,要為其民族發聲爭取,賠上的可能是其僅有的安舒,這或許就是她第一次筵席中王賞賜她的時候,沒有為其民族發聲爭取的原因(5:1-8)。無可否認,在一個被人感覺到上帝缺場(以色列人被擄)的時代中,要有勇氣活出所相信的理念和信仰,確實不是容易。雖然掙扎是一種過程,但勇敢地把信仰實踐出來(7:1-7),卻是以斯帖最終的選擇,而她所相信的上帝也沒有令她失望。以斯帖記好像是一卷上帝缺場的書卷(沒有上帝的名字及顯現),但卻在爭議中歸入正典,這或許代表着信徒在感到上帝缺場中的掙扎,但今天你仍在掙扎中?還是像以斯帖般,勇敢地把信仰實踐,作為一種對當下處境的信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