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期專題文章——2019年9月號
陳南芬(本院副教授)
譯者:許寶瑩(DTheol)
2019年6月30日,我與學生一行七人參加了Total Archaeology在以色列的亞柯廢丘(Tel Akko)。除了我們,這考古團隊成員也包括Penn State University和Claremont Graduate School的學生、研究員和教授。我們借用了該地一間海軍學院Nautical College作為我們住宿及上課的地方。
我曾教過有關考古學這課題,但都只從我在書本中所學到有限的資料作教材。在課堂中,我通常會概論式的介紹考古學一些基本的內容,從而指出考古的重要發現是如何在理論上及實事上影響我們理解希伯來聖經的起源、歷史、背景和文化,以及有關古以色列在古代近東這較大環境中的位置。我曾經走訪過一些考古遺址,對考古的工作也略知一二,但從未親身參與考古挖掘工作。這次行程彌合了我對考古學的認知及體驗的差距,其中令我最感到珍貴的是,我不是獨自一人去學習,而是與六位學生一起從頭開始學習甚麼是“Total Archaeology”。我們去遺址學習清除塵埃及挖掘工作,又學習清洗已掘出來的陶器,我們邊學邊做,因為在場的督導員會給我們詳細的解說及指導。因著是團隊學習,便可以彼此分享我們在過程中學到的。透過挖掘,我們可以接觸到被揭示的古代世界。這種新體驗令我們無不感到驚嘆與雀躍。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逗留在猛烈陽光的天氣(平均攝氏35度)下的戶外學習,而且全身都沾滿塵埃。這真是另類的教室安排,是我們意料之外的!
「全然考古」
上述提及其他院校的學生,都正在修讀考古學本科課程。因此,每天的日程除了參與挖掘,也會在當天下午舉行講座及一些工作坊,而學生是按他們所選擇學習的單元出席活動。由於我們的團隊只參加項目的第一週,我們只能出席這週舉行的講座、研討會以及實地考察,而講座內容都較為概論式的,主要是幫助我們了解亞柯這城的歷史和它的背景,以及這區考古工作的現況並將來的願景。
Prof. Ann Killebrew在第一堂講座中曾說:「考古學是對人類的一種慶典。」她繼而解釋考古關注的,是今日我們這些挖掘者是如何與歷史和早期文明中並參與他們的文明中。
與此同時,考古學的範圍不僅僅是挖掘古代陶瓷文物、小雕像和銘文而已,也包括其他科學,如:考古冶金學(archaeometallurgy;即研究人類如何在早期文明中使用金屬)、考古動物學(archaezoology;即研究考古遺址的背景下的動物)和考古植物學(archaeobotany;即研究植物以及它們如何在考古遺址的背景下與其他生物共存)。[1]此外,也涉及其他重要科學,例如:地理物理科學(geophysical sciences),陶瓷和陶器分析,立體照片成像(3-Dimensional photo-imaging)等。亞柯廢丘的考古與其他考古項目最大分別之處在於它是承諾“Total Archaeology”「全然考古」,也就是指它的任務就是保存及發展社區。
無可否認,挖掘本質上具有破壞性。當我們耙過一層一層經歷數個世紀的土層,必然避不過擾亂了、甚至摧毀了那些棲息於這些土壤裏的生物,拆毀了牠們的家園。在拆毀中要踐行保存工作,則需要心思。每年當一群學生在廢丘中進行挖掘時,他們需要與當地社區合作,保護亞柯舊城一帶的建築物。其中有部分建築物屬於十字軍時期興建的,而大部分的建築物都在十八世紀由土耳其人所建或重建的。這座古老的城市於2001年被UNESCO宣佈為世界遺產。在當地人的帶領下,學生們便開展一些項目,例如:將古舊石頭之間那些已剝落的舊灰泥【或:舊砂礫】重新修補,以鞏固石牆。這就是“Total Archaeology”「全然考古」所指保存文物的工作。
在另一個講座中,亞柯當地一位社會工作者Ory Rosin介紹了亞柯這城的社會結構,指出這地區出存在著宗教之間及民族之間的張力,而「全然考古」致力於與當地社區建立聯繫。它會透過一些考古項目幫助及鼓勵社區學習如何彼此尊重並和諧地生活。為致力於聯繫當地的社群,他們邀請當地的居民參與部分挖掘工作。「全然考古」亦不時向社區更新挖掘進度。這樣,就能夠與當地的人共享項目,而開放式的溝通是最能保持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及誠信。因此,學生是會參與一些社區建設或外展項目。換言之,正如Ann Killebrew之前所言,「全然考古」是對過去和現在的人類的一種慶典,參與者彼此會產生互動。由於挖掘過程會帶著破壞性,所策劃項目上是非常靈活,策劃者會運用一切方法、一切創意的方式,而同時亦得到當地有關的政府部門所允許的形式,務要聚焦於將人類的過去來創建現在。
為何在亞柯?
「亞柯」在希伯來聖經只出現一次,記載在士師記一章31節:「亞設並沒有驅逐出亞柯(Acco)的居民,或西頓(Sidon)的居民,或亞黑拉(Ahlab)、亞革悉(Achzib),黑巴(Helbah)和利合(Aphik;或Rehob)的居民。」經文清楚指出亞柯從來都不是以色列的一部分。在聖經時期,它是被腓尼基人佔據。從這角度看,亞柯某程度與希伯來聖經是沒有直接關係的;然而,當我們著眼認識地中海以東一帶地區,亞柯的重要性是不能輕忽的,特別在聖經時期。
早於公元前三千年,亞柯已有人居住,達幾個世紀,之後又曾被棄置有一段時間,但有記載指出自從青銅時代中期(約公元前2000年)起,它一直都有居民。雖然它與古代以色列的關係不大,從數份銘文及數份著名的古代近東抄本卻有提及亞柯這名字,其中有:Ebla texts(約公元前二十五世紀)、以亞甲文的楔形文字寫成的Amarna Letters(公元前十四世紀),以及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一些信件。在以色列這名仍未出現於地中海以東的地圖之前,亞柯已發展成沿海一個重要的港口。首先發現亞柯廢丘的,是二十世紀70年代的考古家Moshe Dothan及他的團隊,從廢丘的挖掘,他證實了亞柯是一個繁榮且重要的港口。
Prof. Michal Artzy解釋說,該港口最初位於現正挖掘的亞柯廢丘的郊區位置。然而,由於Na’aman河岸曾被淹沒和侵蝕,河岸線由該城廢丘的遺址移到現時的海灣地區,就是現稱為「舊城」的位置。這事可能發生於公元前三世紀。[2]亞柯廢丘及其附近郊區,曾企劃成農業區,而所稱為亞柯的位置則移至灣區,那一帶地區興建了堡壘及一些建築物。從亞柯廢丘挖掘出來的文物支持以上論點。
最近Killebrew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在公元前六世紀至四世紀地層上發現大量鐵渣,經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了鍊製金屬,特別是鐵,是當時的主要工業之一。在她的研究中,她追溯到今日的Ajloun是鐵礦石的起源地,它位於約旦。[3]這些發現告訴我們很多關於我們的希伯來聖經所屬的古代世界的文明的一些資料。
Akko, Akka, or Acre?
或許會發現,今日對這地區的名稱有不同的拼寫,其實自古以來都是如此。這文章一直都以“Akko”稱這地區,現在此作解釋。從這地區整個歷史發展看,它的名字是以各種方式拼寫,但通常保留其喉音字母(gutteral)為它的第一個字母,而接著的字母是“kaph”,因此,在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文本中會出現Akka、Akko、Aka這些字。[4]
在希臘統治時代,它被命名為多利買(參徒21:7;保羅曾探訪此地),它當時顯然稱為“Ace-Ptolemais”,後來改稱為“Antioch in Ptolemais”。曾在該地區發現公元前一世紀中期的硬幣,其上鑄了“AKH”字樣。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是,“Ak-”這字頭一直都被使用,直至羅馬時期為止,因為他們將其改名為“Germanica”。[5]
直到公元七世紀,當阿拉伯人征服了亞柯,其原名“Akka”才得以恢復。於十二世紀期間,十字軍首先從穆斯林手中奪取這座城,並將其作為他們基地。他們為了紀念耶路撒冷的一個慈善機構“Hospitalier of Saint John”,便將亞柯改名“Saint Jean d’Acre”。1187年,薩拉丁(Saladin)擊敗十字軍,亞柯被攻陷,使這城變成廢墟約450年之久。從相關的文本可以清楚看見,在十字軍時期當提及這城,它有兩種寫法,當以西化版本的寫法,是“Acre”,而其亞拉伯版本的寫法則是“Akka”。直至今天,這種現像仍存在。
然而,當M.E.G. Rey描述1889年的十字軍,他指出亞柯廢丘曾被命名為“Tell of Foukhar”,意思是「陶片[或粘土]的廢丘」。[6]Moshe Dothan亦取用了這個名字。今天當地人把它稱為「拿破崙山」(Napoleon’s Hill)或「拿破崙廢丘」(Tel Napoleon),因為他們誤認了一件歷史事件,相信在1799年拿破崙的軍隊曾在廢丘位置攻陷這城。今天這廢丘上豎立了拿破崙的金屬肖像。不過,考古學家依然使用“Tel Akko”,他們是根據十八世紀的地圖所使用的名詞,並以此作參考用詞。Rey亦有提及過這地圖。因著追隨今天的考古學家所用的詞,本文章亦稱這廢丘為“Tel Akko”。
Footnotes
- ^ 瀏覽更多資訊,可以到http://www.telakko.com網站。
- ^ Martha Risser, “What’s in a Name?” Complutum 26.1 (2015): 205–12.
- ^ Cherie Winner, “Forging History: Archaeologists Recreate an Iron Age Smithy in Northern Israel,” Penn StateNews (Pennsylvania), published 20th May, 2019.
- ^ Risser, 207.
- ^ Arie Kindler, “Akko: A City of Many Name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 231 (1978 Oct): 51–55.
- ^ Risser, 210. Cf. 211 有關名字的起源的理論,來自以下兩篇文章:1. “Topographie De La Ville D’acre au XIII Siècle,” Société Nationale des Antiquaires de France XXXIX (1878): 115–45; 2. “Supplement: L’étude sur la topographie de la Ville d’Acre au XIIIè siècle,” Mémoires de la Société Nationale des Antiquaires de France XLIX (1889):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