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教牧成長的進路:先展長而後補短

教牧事工部副刊 第廿七期 2013年8月

文/林榮樹牧師 教牧事工部副主任(榮譽)

論到成長,一般人尤其是香港的華人,心中想到的就是要補短。每當立意奮發求進,首先想到的就是對付自己的短處。這思維無論是有意識或潛意識的,都是補短的進路。我們的短處何其多,除非是超級自信者,否則都會很自然的以改善自己的短處來求進步。在謙卑又自卑的綜合心態下,再加上華人文化意識與這「進步」的進路似是配合得天衣無縫,這種思維甚至成了典範(Paradigm)。不過,這典範是否真理?是否應當如此?還是有值得商榷之處?

讓我們先看以下的一個例子。一位教牧同工已牧會十多年[1],深得上司器重,但堂主任牧師經常挑剔他的短處,有甚麼甚麼做得不夠好,有甚麼甚麼要改善。這種對待下屬的方式,相當具有中國文化特色,但卻是缺乏神學反省或行為科學支持的做法。這位同工在挫敗與沮喪下痛苦地牧會,常常缺乏信心,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雖然這心態有高度的鞭策力,但卻是沒有平安、沒有心理健康、沒有喜樂的鞭策。負面的推動力固然強大,但亦帶著負面的殺傷力,損耗著這同工的心靈/心理質素與能力。這同工在挫敗與沮喪下,每天在心理高度「不安全」下捱著度日。在事奉是要「犧牲」和「吃苦」的觀念下,他默然承受這種堂會牧養事奉的壓力。主的軛可以是輕省的嗎?我們不是要捨難取易,但要弄清楚這軛是否從主那裡來的?這沉重的代價是從主來的,還是從人或從自己來的呢?

在《馬太福音》25章三個僕人的比喻中,那領一千的惡僕的問題是甚麼?會否正因為他見自己的錢袋比那領五千、二千的較小,他聚焦於自己所沒有的,所以灰心喪志,甚至連錢袋也沒有打開,便把它埋到地裡去。他是一個捨長取短的表表者,過份留意自己所沒有的,這也是我們的景況嗎?

美國知名的國際統計調查機構Gallup Poll,用了幾百萬美元做了一項研究,最後總結出一套“Strengths finder”的學問來。它指出全球慣常的做法,都是補短而不是展長,但其實展長才是首要的,因為太多的補短不會帶來多少的成果與效應;相反,展長才能將一個人所擁有的充份發揮。

聖經中亦有論到管家(Stewardship)的原則,我們應將天父賦予的「恩賜」充份運用,才是一個好管家。願更多的上司幫助他們的下屬,而教牧本人也要聚焦於自己的強項與先建立強項(focus on strength and build on strength)。如此便是負上主輕省的軛,有如那領二千及五千的僕人,可以忠心良善地發展所長,而不是在捨長補短中連自己所有的也忽略了,變成沒有先建立強項而將自己所有的埋於地下的惡僕。

「菁英支援網絡計劃」的目的,就是協助教牧展長補短,為香港教會培養更愛神愛人的好管家教牧。這個計劃現已接受申請/報名,九月就展開新一年的伴行者訓練與支援,歡迎你參加。

Footnotes

  1. ^ 這是一個綜合多宗真實個案的例子,如有雷同,實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