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詫異
2021-07-04 | 可6:1–6

謝甘霖
  • 九龍城潮人生命堂教師(部分時間)
  •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系哲學博士候選人
  • 本院基督教思想及實踐文憑課程兼任講師

在耶穌早期的職事中,馬可作者常常描述群眾對耶穌的教導及神蹟感到「驚奇」(ἐκπλήσσω:可1:22, 6:2;ἐξίστημι:可2:12, 5:42;θαυμάζω:可5:20)。然而,耶穌卻對於自己成長的地方,那個十分熟悉和平凡的場景,感到「詫異」──這是馬可福音唯一一次描述耶穌感到詫異之處,就是他驚訝於親人的「不信」(ἀπιστία)。

回顧耶穌所面對的場景,他的同鄉雖然驚呼:「這人哪來這本事呢?所賜給他的是甚麼智慧?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異能呢?」(6:2b)接下來的話卻揭示了他們對耶穌的固有認識:「這不是那木匠嗎?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嗎?他姊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裏嗎?」(6:3)耶穌也不止一次被家人質疑,當他醫病趕鬼,甚至得到污靈崇敬,他的家人卻以為他瘋癲了(3:20-21)。在同鄉眼中,耶穌的身份無法逃離他的原有職業和原生家庭;大家對他行為的理解,也只能受限於這個大家熟悉的身份,以致他們「厭棄」他。對耶穌的刻板印象,阻礙他們想像耶穌作為彌賽亞的可能,根深蒂固得令耶穌感到希奇。

耶穌的詫異有兩方面的提醒。一方面,作為「被拒絕者」,儘管親人對耶穌的拒絕,恰好對應了撒種比喻中被飛鳥吃掉的情況(4:4),但當事情發生在家人身上時,耶穌也難掩驚訝之情。今天的香港人,相信也會對耶穌的經歷感到強烈共鳴。當社會深層次矛盾隨著香港的急速轉變而顯得更加尖銳,人與人的關係便僅流於字符、標籤和立場的交換。社會上對不同標籤的人「厭棄」的聲音也不絕於耳,甚至來自家人。可是,無論我們如何遭到拒絕,主耶穌定會明白,因他曾親身經歷親人的拒絕,也想必會為今天香港的衰落而詫異。

另一方面,作為「親友」,在這個不容許獨立思考的環境,我們更加需要努力思考,打破以符號作為價值系統的認知規則。思考的開始首先是承認我們對他人的認識亦往往受限於過去的假設。唯有放下這些對他者基於身分背景的固有假設,透過聆聽而重新認識他人,才能建立真實的關係。因為只有在關係中,深層矛盾才有可能被看見。換言之,無論在福音書抑或現今世界,拿撒勒人對耶穌態度成為人在真理面前的縮影。離真理最遠的或許不是無知和愚拙,而是預設的觀點並自以為正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