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上的施洗約翰—鄭海傑(07 MDiv)

第46期校友專訪—2015年11月號

1993年9月,正在美國攻讀大學二年級的鄭海傑,在一次教會旅行中遇上車禍,被傷及中樞神經,導致下半身癱瘓。19歲的小伙子從此與輪椅結伴,生命頓失焦點。「信仰拯救了我!」海傑堅定地說。經過治療,他慢慢地康復和重新適應種種因下身癱瘓而帶來的不便。在整個復康過程中,他與上帝有更親密的關係,意外的10年後回應了上主的呼召,決意終身事奉上主。教會執事推薦他到本院修讀神道學碩士課程,他於2007年畢業,分別在中華基督教會屬下的合一堂馬鞍山堂及梁發紀念禮拜堂(母會)任宣教師。

交通意外前,海傑已是一名基督徒,常常參加教會活動。
爭取傷健人士權益

雖然失去了下肢的活動能力,但餘下的路應該如何繼續走下去呢?應學像參加輪椅劍擊的張偉良一樣在體育方面發展嗎?還是應繼續學業呢?海傑回港後,也曾為了前途問題反覆思量。最後他在香港完成了大專及大學課程,畢業後在社會福利署擔任計劃幹事,幫助殘疾人士使用電腦及互聯網,以免他們在訊息萬變的世界中,被數碼鴻溝(Digital Divide)邊緣化。工餘時,他也為傷健人士爭取權益,例如:在地鐵站加設升降機、引入低地台巴士等等。原本打算安於現狀的海傑,卻在工作中領受到上帝而來的呼召,經祈禱引證後,在2004年往崇基學院神學院裝備自己,以回應上主。

拆輪椅放上車一連串的動作,海傑只消一分鐘就完成,幹脆利落。
輪椅上的施洗約翰

離開社會福利署,來到中文大學讀神學,海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視察環境,看看中文大學的課室和其他設施,是否適合他使用輪椅前往,並嘗試向校方提供意見。在開學的初段日子,海傑要暫住在中大的宿舍,沒法住在神學樓的學生宿舍,因為當年的神學樓沒有升降機,也沒有合規格的斜坡。前院長盧龍光牧師就跟中文大學商討如何能夠令傷健人士能更享受校園生活,過程一『坡』三折,最終成功在神學樓建造適合輪椅使用的斜坡,海傑始能到達神學樓大廳,與神學院師生們一同享受周四崇拜和晚會等的美好校園生活。「硬件的配合很重要,我要藉此感謝盧龍光牧師為我爭取興建正規的斜坡。」為了方便海傑,院方更安排了地下的宿舍給他,凡此種種都令海傑覺得不好意思,為了自己,校方、院方及師生們都要遷就及作出特別安排,麻煩了別人,海傑深感自責。「後來,在一次靈修中,我想到現時所做的一切,其實可以視作為後來的人而鋪路,日後,其他具相同情況的學生也可以因為我的建議而得益。」海傑笑言:「說不定將來神學院出了一位著名的坐輪椅的神學家,他能自如地在崇基神學院學習,全靠我昔日為他鋪路,就像施洗約翰為耶穌預備道路一樣。」

海傑代表香港前往馬來西亞參加世界傳道會有關傷健人士融入教會的會議,獲益良多。
熱心人士出沒,請注意!

硬件俱備,軟件也不可忽視。「我所指的軟件是他者的配合和自我的心態。」作為過來人,海傑道出不少傷健人士的心聲。「雖然我們會遇到困難,但有時候,我們真的不需要別人幫助!」海傑苦笑着說。但,旁人總是非常熱心,期望能夠幫上忙。海傑在復康院學懂用輪椅下一級樓梯,訣竅是以手控制輪椅,把重心放在後面兩個輪子上,前輪輕微向上揚,利用後輪來下樓梯,再輕輕利用身體向前傾的力量把前輪放下即可。可是有一次落樓梯時,一位好心人目睹海傑輪椅的兩個前輪向上揚,嚇得連忙衝上前抓住輪椅的扶手,但海傑卻像在泥頭手推車上的泥一樣,被那好心人「倒垃圾」般倒在地上。結果,「被仆倒」的海傑需要兩個人幫忙才能扶上輪椅,非常尷尬。

當被問及同學或者鄰人應如何協助傷健人士時,海傑簡單一句:「直接問他們是否需要幫忙就可以了。當然他們也要開放自己,在需要的時候讓別人幫忙。」海傑記得剛剛拿到殘疾人士駕駛執照後,有次他坐在私家車的司機位置,準備收拾輪椅,一位途人突然由遠處奔跑過來,希望能幫忙。他心想:「要是連輪椅都不能自己收拾,我還能駕車出來嗎?」於是,他把手一揮,拒絕了途人的好意。回想起這件事,他至今仍然未能釋懷:「若因我當天的舉動而使這途人以後不再向有需要的人主動提供協助,那怎麼辦?」所以,海傑認為除了有願意幫助人的心,並能適當地施以幫助外,傷健人士也要調整自我的心態,千萬不要歧視自己,適當的時候也要接受別人的幫助。「現在,若有人趨前希望能幫上忙,我會微笑地把提包給他,讓他幫一點小忙。」

友伴們合力把海傑抬上樓梯,海傑放下自己的堅持,造就一幅美麗的圖畫。
一幅美麗的圖畫

上年暑期,海傑有機會和梁發堂的年青人到台灣宣教,即使事先已把自己的情況禀明,可是行程的安排有一所教會是無法讓輪椅前往,因為要上五層樓梯。為了不讓大家因他的緣故不能前往,他決定自己往附近走走,放棄是次探訪交流活動。同行的弟兄姊妹都不願意撇下他,硬要與他同往,於是眾志成城地把海傑「人車分離」地「運送」到樓上。讓人抬到目的地參加聚會,海傑心裡非常矛盾,在感恩之餘,其實充滿埋怨、自責和歉疚。「同行的一位實習神學生潘蕾蕾安慰我,她說她只看見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像聖經內記載的四個朋友把一個癱子吊進屋內見耶穌的故事一樣。」海傑因這一席話豁然開朗,深深明白到「彼」「此」相愛是雙方面的,一方願意去愛,另一方願意被愛,才成就一個見證。

現時,海傑常常獲不同機構邀請,分享自己的經驗,以證主道。
完全的事奉

海傑提及上年曾代表區會前往馬來西亞,參加世界傳道會一個有關傷健人士融入教會的會議,會中有一名講員傳達了一個重要訊息:「一個共融的社會(教會)若沒有提供傷健和健全人士都適用的設施,這樣,應是該社會(教會)的『不完全』(Disabled Community),而非那些傷健人士(Disabled Persons)的『不完全』。」海傑指出,比起其他建築物,教堂和聖壇的設計更應展示出公共性及包容性。原來,本院的新聖堂在設計的時候,海傑主動向設計師表達意見。現時,聖壇只高了一個台階,這樣使用輪椅人士便較容易上落聖壇。

「我相信當社會(教會)的硬件(適合的設施和設備)和軟件(自我和他者的心態)都兼備時,傷健人士能發揮與健全人士相同的效能(The Disabled become Abled)。」海傑期待看見真正傷健共融的一刻——所有上主的兒女一同歡呼敬拜。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海傑認識了太太,太太並於早前誕下兒子。

訪問、撰文:李廣平